“在下觉得,这几位都能作出诗,而且应该都是不错的诗,但要说明显分个高下怕是不容易。”
“是吗?在下怎么觉得,家境越苦的,胜算越大呢?”
“此话从何讲起啊?”
“你想,人生苦短,韶华易逝,其中一个立意不就是珍惜时光嘛!穷人家的孩子,对苦学这件事,总是要多些感悟的。”
“这话倒有几分道理。但要说破题,孟夫子这个题目还是很宽泛的,如何破题或许便是胜利的关键。”
另一边,那些大儒也开始现场教学,就着这个题目,给周围的弟子解说可以如何破题。
“此题可以自然意象破之,如以【朝露-夕阳】、【春花-秋叶】等意象构建其景,也可以取李太白【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之意,生出对人生之感。”
“由此也可以引申出轮回之意,更可延伸至四季各有其景,突破伤春悲秋之传统,譬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之旷达,又譬如密雪碎玉之独到。”
“同时,可以超脱对时间的执着,放眼在生命之意义上。如魏武帝之【老骥伏枥】,王子安之【老当益壮】。或可引道佛之意,如逍遥游之物我两忘,如佛门之人生如露亦如电。”
“另外,还有一个妙法便是以不朽之物,取代有限之生涯。譬如以【诗书传家、著作不朽】消解个人生命之局限,用【薪尽火传】比喻智慧传承,这也是契合今日这个场合的破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