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朝堂的大人物拼了命地要维持住自己的体面,甚至为了一点点面子宁愿大动干戈,都得营造出大势在我的局面。
人性中的趋利避害,从来都未曾消退。
比如现在,深夜到访卫王府邸的苏州同知蒋琰,在观望了数日之后,终于选择了下场。
刚刚将一封亲自写下的密报交给心腹,让他亲自送回京城转交给天德帝的卫王闻讯,亲自出迎,将他请到了房中。
“殿下此番手段,着实让人佩服,陛下欲整治江南积弊,实在是选对了人啊!”
这一番话,便是一个积年为官之人的造诣了。
既表明了自己对卫王的佩服与看好,又体现了自己对皇帝和朝局的洞察,更是用积弊二字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卫王当然也听懂了,当即顺势开口,“江南情况复杂,若能得蒋大人之助,此恩本王必当铭记。”
蒋琰的目光看向卫王一旁桌上的那一摞状纸,“如果殿下不介意,不如下官帮殿下参详一下,许多案子涉及的门道,以及有关本地的情况,殿下当日或许没有审问明白。”
卫王大喜,当即请蒋琰到书桌旁落座。
灯芯上的火苗轻盈地跃动,仿佛也在替卫王的江南大计迈出坚实一步而欢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