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苦笑一声,“都说名师出高徒,但说来也奇怪,当今天下,三大文坛泰斗,早年的朱夫子,这儿的晏夫子,还有那个远在江南的孟夫子,弟子加一块凑不出一个顶级大儒。”
孟夫子嘴角一抽,想到了自己那两个不争气的弟子,心头对某位可能的关门弟子,渴望更浓了些。
山脚下,在山门处,有一个小小的集镇。
路过镇子时,孟夫子主动带着孟青筠去买了些祭奠的香蜡钱纸。
趁着摊贩拿东西的功夫,孟夫子主动问起晏夫子和他门人的口碑。
那摆着小摊的商贩一脸真诚,“晏夫子那可是没得说的,咱们这十里八乡的,有几家的儿郎没受过晏夫子的恩惠啊!人家那等神仙人物,周山上的学堂却不收一文钱,虽然是要远些,但咱们穷人家的孩子别的没有,就是能吃苦,能涨学问,不就走点山路嘛!”
他的脸上的回忆之中还带着几分自豪,“当初我家老大,就是在周山上听了晏夫子的学问,如今能在大人物庄子上管账,不用受风吹日晒,钱还不少,日子清闲,都是托晏夫子的福啊!我家那老二可就不好说了。”
孟夫子疑惑道:“为何?”
“晏夫子如今离世了,他那些弟子可不一定还能继续办这个学堂啊。”
那摊贩叹了口气,旋即笑了笑,“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们已经受了晏夫子这么长久的恩惠了,也要知足不是,小儿子没那个命,咱们就努力挣钱给他送私塾去,一样做学问嘛!”
孟夫子笑着点头,“是这个道理。”
说着伸手接过稻草捆着的祭祀之物,让孟青筠给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