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兵大学生在后世大多都泯于众人,发展前途和地位远远比不上老三届。
其中最大的问题便在于其产生的方式“推荐”。
头两届还好点,各地方和单位都想推荐自己最出色的青年,可到了后来被推荐去的门路便多了起来,生源质量自然是可想而知。
但无法否认的是这批人中的佼佼者填补了八十年代诸多行业承上启下的空白。
在张宝根看来,与其让自己手下的知青在戈壁上苦熬青春,不如送他们搭上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的快车。
毕竟在六年之后,全国各学校在天山地区的招生名额有限,比不上其他建设兵团。
工农兵大学生公布的选拔机制是自己报名、群众推荐和领导批示三个步骤,但其中最关键的是没有提及的名额限制问题。
其中群众推荐在基层的执行变成了集体推荐,而且在推荐之前领导那边已经沟通到位,届时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但再两年,领导的批准成了最重要的环节,人情漫天飞。
六月二十五日。
六个即将离开连队的工农兵大学生已经打好了行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