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老马识途
诏令以快马送达雁门。邓艾仔细看了两遍,他在前线的权限有些微妙,只说在三将有争论时,以他为主。
于是邓艾很快就决定,让杜预去堵黄河浮桥,自己则去盛乐。这样他的功绩才最为耀眼!
邓艾对于陛下分而击之的方略,一看就明白了。拓跋鲜卑调兵南下,是沿着崞川水去的黄河,必定因为黄河水面上没有足够的船只,才要顺流带着木船皮筏以建浮桥。只要晋军夺占了那道浮桥,南路鲜卑军在短时间之内,便没办法再让大军回渡河东。
短时间已经足够了,邓艾一旦靠近崞川水,几天就能打到盛乐。盛乐可是拓跋鲜卑的王帐所在!
而且南路鲜卑军之前的目标,应该是去攻打鸟吾羌人,这种有目的的攻掠,不会带上牛羊、大车等太多辎重,机动性很好。万一西渡的鲜卑军避战,兜兜转转,晋军不好追,可能会在黄河西岸浪费大量时间,无法建大功。
因此邓艾叫杜预去堵路,那便只有他邓艾去盛乐了!至于带着游击营的令狐愚,此时还吊在九原那边,那没有办法;况且邓艾兵少,攻盛乐还想用令狐愚的人马。
邓艾虚岁已近六十,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老农。不过他是老马识途,在战场上必定会先了解山川形势,基本不会迷路。
无论是先遣去尽快夺桥的人马,还是后续大军,几乎都走同一条路。
过雁门之后,从马邑城(朔州)出发往北走,前半段多是低山丘陵地区。然后大致从树颓水(清水河)河谷地通过山区,沿树颓水便能汇入崞川水(浑河)……等到了两河交汇之处,往北走,就能直达盛乐;若循着崞川水向西而下,大约走三四十里,则能抵达崞川水汇入黄河的岔河口。晋军先遣人马,正是走后者那条路。
而这时的鲜卑大汗拓跋力微,仍然不知晋军渐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