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五十六章 妙计安大事 (3 / 4)

作者:西风紧 最后更新:2025/11/2 22:36:40
        诸将听到这里,一阵议论,渐渐打破了屋子里的沉默。

        徐塘就在东兴堤的南边,是吴国在此地的一个水军据点。因为魏军先前在居巢屯驻大军,对峙了半个月,当时的形势日趋紧张,丞相朱据便也率援军赶到了徐塘。

        诸葛恪接着说道:“我大军主力则连夜赶往羡溪南岸,先脱离战场。明早佯作向羡溪城溃退,沿路扔下一些辎重、财货,让贼军轻敌,混乱哄抢。待到贼军追赶、出现疏漏时,我军便忽然调头反击!同时以精锐兵马乘船,沿着羡溪、直揷贼军纵深,攻其侧翼腹背;配合正面掩杀,定可反败为胜!”

        大伙听到这里,立刻又有了希望,不少开始附和支持诸葛恪,还有人赞道:“大将军妙计!”

        此时将军朱异没有急着反对,倒是丁奉说道:“此计虽妙,但我军也有短处。”

        诸葛恪知道,丁奉不会为了反对、而故意与自己唱反调,遂道:“承渊但说无妨。”

        丁奉道:“离开东关半岛之后,地形变得更加广阔了,无法再想今日一样、只须防备大阵正面。贼军骑兵活动的地方,会变得更大,可迂回突击、来去袭扰。”

        诸葛恪“唔”地一声,皱眉沉吟片刻道:“承渊之言,不无道理。不过沿着河流作战,我军的战船机动优势也很大。况且羡溪流域开辟了许多稻田,水田、水渠也能限制贼军骑兵快速驰骋,敌骑恐怕无法抵消其水军弱点。”

        部将也道:“到了羡溪下游,不但战船能行,楼船亦能驶入河道了。”

        另一个武将道:“就算我军不反击贼军,贼军的骑兵也能先追上我们,防御殿后、同样要与贼军交战。”

        显然诸将也不太想带着战败的耻辱、轻易跑路!如今诸葛恪提出的谋略,确实有反败为胜的可行性,于是很快得到了不少将领的支持。

        诸葛恪道:“仍由承渊率领精兵,从水面下船,突袭贼军侧背,若能击溃敌军引发混乱,我军一战即可扭转局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