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千七百九十七章 心中有数 (1 / 6)

作者:坟土荒草 最后更新:2025/9/27 1:41:05
        第四千七百九十七章心中有数

        眼见丝娘如此行为,武安君也懒得搭理,毕竟这么多年了,也算是见识到这位贵妃的风格,抢食而已,换别的吃就是了,反正这边上的玩意儿,每一个在武安君的眼中都是异常的珍贵。

        这么讲吧,若非武安君重活一世,他这辈子都吃不到这种离谱的玩意儿,别说是活的,就算是死了,晾干的玩意儿,武安君都很难吃到。

        毕竟在古代很多时候,物资短缺只是一方面,缺少获取物资的渠道则是另一方面。

        地球每年自产的动植物,真要说完全是够古代人吃的,但一方面缺乏获取物资的能力,另一方面就算某地区能获取到超规模的物资,也不具备转运到其他需求地的能力。

        这才是道路物流交通这种东西这么重要的原因,也是管亥和李条当时吐槽的,大黄鱼这种东西,从东莱到泰山这么点距离,价格翻了几番,有一说一,能运过去都是陈曦努力修通道路,还记得对行市价格约束的结果,否则离海边千里,这玩意儿的价格可以贵到让古代人发狂的程度。

        海边是不缺鱼的,哪怕打渔有相当的危险,但靠海吃海的成本其实并不高,可海边的鱼要送到内陆那成本就基本爆炸了,尤其是在古代这种没有靠谱道路,没有冷链运输的时代,物流的成本远大于海鱼本身的成本。

        实际上直到21世纪这点也没有办法完全解决,说句过分的话,就中国这种物流业,堪称世界最顶尖的水平,99%的北方人依旧没有吃过水色的荔枝,有一说一,这就是物流业和交通的问题。

        换到三世纪这个问题只会更严重,秦朝的时候白起能吃到的鱼类,基本都是河鲜,海鲜是没有任何指望的,哪怕是海边的咸鱼,送到咸阳,都会涨价百倍,更何况是鲜活的海鱼。

        别说是在这年头,哪怕是后世,大多数人要吃这种东西,也得到海边去,在内陆,要么价高,要么只有少数耐活王,其他的玩意儿就别指望了,故而能吃一顿,对于长安人来说也是相当之不容易。

        “来来来,吃这个,这大海螺,居然如此之肥美。”韩信抄起手戟将大海螺从壳里面撬出来,然后就是几下,当场切片,换以前韩信甚至都不太会处理这玩意儿,但现在,溜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