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在每个万户设立宣传点,挑选一些能说会道的士兵担任宣传员,向将士们讲解北疆政策与治国思想。
下一步,再逐步将宣传点深入到千户、百户,确保人人知晓北疆的目标与理念。
而在民间宣传上,李骁并未效仿穿越者前辈推行报纸。
一来此时百姓识字率不足一成,报纸发行成本高、受众少。
二来核心识字群体是士绅豪强,而北疆正致力于打击这一阶层,发行报纸反而可能成为他们反对北疆的工具。
李骁对吴立震道:“就按照你的办法,招募一批游走四方的说书人,给他们编好话本。”
“比如讲北疆军灭西夏、救百姓的故事,讲分田免税后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让他们在市集、村寨的茶馆里宣讲。”
“百姓爱听故事,听得多了,自然会明白北疆是为他们好,也会真心归顺。”
吴立震立刻着手落实,很快便招募了数十名说书人,编写出《杀牛岭大捷》《灵州分田记》等话本。
之后的这些年中,北疆境内的茶馆里,村寨的地头间,有时能看到说书人讲北疆故事的场景。
百姓们围坐倾听,时而为北疆军的胜利欢呼,时而为曾经百姓的苦难叹息,对北疆的认同感,也在一个个故事中悄然加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