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历史上的第二次“渭水之盟”最终敲定,三方代表在便桥上正式签署盟约,条款清晰地划定了各方的利益与边界。
其一,金国认同北疆对原夏国领土(河套、河西走廊、陇西等地)的完全统治。
即日起,世间不再有“夏国”,原夏国领土归入北疆版图,金国不得再以“夏国”名义干涉该地区事务。
这一条款,彻底终结了金国对夏国旧地的觊觎,也让北疆多年的东征成果得到正式认可。
其二,金国同意割让渭水以北的所有领土给北疆,双方以当前实际控制区域为界。
西线以渭河为界,中线以黄河为界,北线以介壕防线为界。
两国约定互不干涉内政,不得派兵侵扰对方领土,若有边境摩擦,需通过谈判解决,不得擅自开战。
其三,关于两国关系的定位,北疆最初提出“叔侄之国”,要求金国国主在给李骁的国书中,开头需写“致北疆大都护叔叔”,这一要求遭到金国君臣的严词拒绝。
事关金国的国体尊严,完颜永济即便再懦弱,也不敢在这件事情上替完颜璟应下。
李骁本就没对这一条款抱太大期望,见状也不再强求,最终约定两国为“兄弟之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