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冯晓宁也就开始执导影视作品,执导拍摄的电视剧处女作《病毒·金牌·星期天》获得飞天奖最佳导演奖,一出手就不凡,后面又执导了电影《大气层消失》获得金鸡奖导演特别奖。
再后面就有了《红河谷》《黄河绝恋》和《紫日》的战争三部曲。
当然,在这之前还有就是好几部电影,像《战争子午线》也是其中之一。
为拍摄该片,冯晓宁向电影厂立下军令状,承诺拍摄经费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并在电影局要求下,仅仅用了两个月完成了电影的拍摄,电影里面唯一一个知名演员是沈丹萍,但该片中有两位小演员日后成为影视界的实力派,一位是饰演老兵的付大龙,另外一位则是因为犯错被淹没的男演员。
当然,林有成现在很清楚如果八一厂真得要拍《战争子午线》这部电影,自然是不可能去找还在儿童制片厂做美工的冯晓宁。
司徒辉听林有成问起这个问题,说道:“电影厂还没有决定,不过电影厂这边却是非常希望有成你担任编剧。”
林有成听见这话,点了点头,他并没有打算拒绝担任《战争子午线》的编剧。
因为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原版《战争子午线》电影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时空转换,让八陆军小战士和现在的孩子们时空转换,这种拍摄手法别说在现在,就是在以后也是罕见的。
不过,也许是因为太过超前,这一点在当时是让《战争子午线》上映后颇受质疑,小孩子觉得没意思,成年人又觉得枯燥乏味,但是真正优秀好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检阅的。
林有成并不觉得自己要更改这个剧本,恰恰相反,这样的时空转换拍摄才更有冲击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