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七九章【最后的亮剑】(求订阅) (5 / 7)

作者:乱写者 最后更新:2025/9/24 3:12:42
        林有成非常清楚《亮剑》是一部糅合了史诗风格和悲剧色彩的战争题材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风格,以主人公李云龙的个人经历为主线,反映了从抗ri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尤其是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

        在林有成看来,《亮剑》之所以会如此经典,这是因为里面有很多角色和剧情都是来源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所以看起来很有一种真实感。

        要知道故事里面独立团翻身仗是李家坡歼灭日军山崎大队,这场仗改编自历史上的关家垴战斗,连山崎大队被包围之前攻击八陆军兵工厂都一样。还有李云龙带领独立团一部伏击华北驲军观摩团,这一仗改编自历史上的韩略村战斗。李云龙和赵刚在小村庄被包围,白天防御夜间突围,这一仗改编自历史上的宋庄战斗。

        至于后面的淮海战役时,李云龙部队和国民谠军在夜里偶然相遇,双方一开始都没认出来对方,发觉后陷入混战,这场仗改编自历史上淮海战役时的潘塘之战。

        甚至《亮剑》里面的男主角李云龙身上融合了历史上多位战将的形象,此外,剧中还有一些台词是直接从历史书里拿来的,比如楚云飞痛骂国民谠军“就是五万头猪,三天也抓不完”。

        关键除了李云龙这个角色,《亮剑》中还有许多让人忘不了的人物,像骑兵连的孙连长,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带领骑兵连拼死一搏,与敌人大战几回合,最终全军覆没,无一生还,那句“骑兵连,进攻”可谓是荡气回肠。

        当然,林有成也知道《亮剑》会有一些不合适的情节,林有成自然要进行改编。

        就像李云龙曾数次战场抗命,尤其是伏击华北日军观摩团那次,置八路军总部安危于不顾,自顾自深入敌后赚小鬼子的便宜,这和历史上的韩略村战斗相差很大,在现实中给李云龙两个脑袋他也不敢,就算打赢了一样会受到严厉处分,绝不是小事。

        可以说,《亮剑》在这个地方的改编是一个十足的败笔。

        除此之外,李云龙和楚云飞分别带着一个警卫员大闹ri军酒宴,杀死了几十个ri伪军指挥官,四个人不仅从重围之中全身而退还顺走了酒肉。这段剧情有些像燕双鹰的设计,把ri伪军描写得太过于愚蠢,把李云龙和楚云飞又演绎得太过于传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