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界关于林有成的《赎罪》这部的讨论声一直不绝,甚至可以说在这1989年的尾声变得更加火热,赎罪文学风潮愈演愈烈,有不少文学评论家认为林有成这部《赎罪》是1989年最后八十年代文学界最亮眼的存在,值得拿茅盾文学奖的作品。
要知道之前也不过是《人民文学》杂志社一些编辑的评价,但是现在更多的却是一些文学评论家在文学期刊上发表看法,认为《赎罪》这部能够让林有成再拿茅盾文学奖。
关键这样的看法还并不是单独一位,不少文学圈子里面都十分认同,虽然说是文人相轻,但是并没有人批判林有成这部《赎罪》哪里不好。
因为林有成的这部《赎罪》值得,无论是从故事性,还是文学性上都堪称完美,完全值得拿茅盾文学奖。
这样的风声十分火热,一如现在十分火热的赎罪文学风潮。
林有成将巴老送给他的那本亲笔签名的《随想录》放在书架上,因为早就看过,以后有机会自然也会再看一下二十世纪的文学良心。
窗外凛冽的风吹着,不管是反思,还是赎罪,时间都随着风往前再走。
也许是因为在这最后的八十年代最后一年的年末,林有成突然带来这样一部惊艳绝伦的,让整个文学圈的风都变得更疯狂了,外面的风也刮得更猛烈些了。
当然,这1989年带来的这一部《赎罪》似乎也预示着文学并不会随着八十年代的结束就此结束,毕竟就像现在疯狂火热的《赎罪》,谁也不会知道九十年代的文学圈还会有什么样的作品等着,或许是一片喧嚣争议下盗版狂舞的《废都》,或许是将身故后能够当枕棺的《白鹿原》、还或许是余桦的《活着》,还有林有成……
在这八十年代最后的赎罪文学之后,谁又会不想知道林有成还会有什么样的文学作品等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jianlintz.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