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九二章 【真正的大师】(求订阅) (3 / 7)

作者:乱写者 最后更新:2025/9/24 3:12:42
        海外的观众和影评人都很震惊,侯晓贤这次居然是带来这样一部真实有冲击力的《爱》。

        虽然关于“爱”的主题,电影给出了不同的诠释角度。何为爱?爱能否经历时间和衰老的考验?爱在死亡面前又算是什么?

        正如电影里面所透露的,这并不是一个讲述衰老的故事,而且是讲述如何面对和处理至亲挚爱的极限痛苦。在越发极端的情况下,越能体现出爱这个抽象概念的内在含义,其在外行为表现并不与内在本质保持一致。对于丧失自理能力、甚至精神失常的老伴,不离不弃地悉心照顾自然是爱的表现,但情况发展到极端时,还能如此对待吗?人性中自私或阴暗的一面会否不自觉地浮现?而男主角最后的行为究竟能否算是“爱”?

        如此有争议性的做法,甚至可以说是挑衅观众情绪,自然是有众说纷纭的答案。

        最关键的是这部电影冷静地抛出炙手可热的社会话题,却由始至终从不表明立场,却让观众去感受与做出判断。

        电影节的观众又或者说整个国外的观众及电影节的评审团都很难想象一部华语电影里面居然也会有关于安乐死的话题,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来,但是这足以在电影节上掀起轩然大波,尤其是这还是在1992年。

        电影观众和影评人都在激烈地讨论到底该不该如此直观地展示丈夫用枕头闷死太太的整个过程,这样表现的意义何在?在一部分人看来这是对个体和生命冷漠蔑视的作品,在另外的观众看来,这才是人性最真实的表现,而不是那种圆满电影里,全家人来到医院病房,围在至亲的病榻前,与接满呼吸仪器的至亲泪眼告别的温馨动人场景。

        现在侯晓贤用冷静,甚至可以说是冷酷无情的美学风格将人性的复杂面目像剥洋葱似的慢慢剥开,其丑恶程度简直和洋葱气味一样令人不适,有的人会掩面而去,有的人会感触落泪。

        《爱》这部电影成功地在这个争议十足的题材里找到对峙观点的交集,在剖析人性的过程中引发各种现实话题的思考,爱、亲情、衰老、安乐死……

        这也是电影《爱》在威尼斯电影节的讨论来得更为激烈,比起国内文学圈和读者的争议还要来得更加猛烈和刺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