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斯兰二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胜利来得如此轻易。虽然没有重创到曼努埃尔一世的大军主力,却也已经摧毁了这支大军攻打城市的根本——没有那些从原料到打造都需要时间,钱财和人力的攻城器械,他们就算到了城墙下又该怎么办呢?像猴子一样爬上去吗?
更不用说这些器械还是拜占庭近五十年来所有的积累,他们或许还可以造出新的器械来,但曼努埃尔一世已经不年轻了,他不可能等到新的器械造好了。
不,应该说,哪怕是现在的曼努埃尔一世,也不再是十年前那位威风凛凛,战无不胜的皇帝了——大军遭袭确实让他暂时处于劣势,但人数上他胜过阿尔斯兰二世,他完全可以督促那些将领,命令士兵坚守,而后反攻——事实上,在那时候确实有一些拜占庭的贵族带着自己的士兵击退了突厥人。
但皇帝的旨意追上了他们,要求他们回军,而后上万人一齐退回到废弃的城堡里,迟迟不做任何动作,无论是突围,还是进攻,甚至不曾对城堡进行加固,也没有建造工事的意思。
突厥人的将领们也早已发现在这座几近于倾塌的军事要塞中,每个人都似乎有着自己的想法,有人固守一处,有人饮酒作乐,有人四处巡索,有人想要独自离去——当然这些不顾曼努埃尔一世的旨意,擅自脱离大军的队伍也很快被阿尔斯兰二世的大军围困住了,他们的将领被俘虏,士兵则被杀死。
阿尔斯兰二世甚至有意围住了一两支一看就知道是拜占庭帝国贵族所率领的军队,希望他们能够将曼努埃尔一世从城堡中引诱出来,却没有成功。
阿尔斯兰二世的年纪与拜占庭帝国曼努埃尔一世相仿,只是略小了一两岁,这可能是拜占庭帝国曼努埃尔一世最后一次远征,也有可能是他自己的。
他清楚的意识到,如果不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将罗姆苏丹最大的敌人扼杀于此,今后可能就再也没有可能了。
他也知道,曼努埃尔一世已经向他的盟友发去了信函,从匈牙利,塞尔维亚到圣地的基督徒国家,前两者阿尔斯兰二世认为他们只会幸灾乐祸,趁火打劫,而十字军那里的希望也不会很大。
毕竟那些十字军骑士们的唯利是图远比他们的守诺重誓更广为人知。
当听到亚拉萨路的国王,竟然回应了曼努埃尔一世的求援,率领着一支庞大的军队往这里来的时候,他也惊讶不已。
随后他想起在曼努埃尔一世的军队中,还有一个安条克的大公,如果由他出面,十字军突如其来的慷慨也就可以理解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