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一章 合作伙伴的标准 (5 / 9)

作者:TrojanRW 最后更新:2025/9/24 15:56:28
        “我完全同意你的想法。”

        韩易深感认同地微微颔首。

        音乐制作流程远比人们想象中的繁琐。创作定稿、录音完成,只不过是堪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接下来的后期制作,亦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环节。

        后期制作,大致由两部分组成,Mixing&Mastering。Mixing就是我们经常能听到的“混音”一词,对于这一术语最简单的解释是,让一首歌中出现的声音,保持自然微妙的平衡。

        混音工程师们首先需要考虑电平,如何在电平上对各种声音进行平衡,让想要突出的声音更大一些,需要放在背景的声音更小一些。他们还需要通过声像摆位将声音放在适合的位置上,哪个人声应该偏左一些,哪种音效应该偏右一些,才能创造出最佳的听感和声临其境的音乐体验。

        另外,对不同音轨的频率调整也非常重要,哪些声音需要变得更加响亮,哪些声音需要暗沉下来。甚至应该去除哪些频率,把哪些乐器和人声加强深度,让听众能够用耳朵听见乐手和歌者之间距离感与空间感,为音乐作品增加一层三维空间的奇妙感官。

        总的来说,混音工程师就是一个你完全看不见的指挥家,由他来决定一部作品在播放设备上的呈现度。糟糕的混音工程师,可能像一支拙劣的婚礼乐队,所有人挤在一团,在劣质音响里不停啸叫,让你的宾客苦不堪言。

        而真正优秀的那一批,则能够像富特文格勒和卡拉扬那样,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普通听众无法察觉的方式融入作品中,为其赋予鲜活而更新的生命。

        而Mastering,或者说母带处理,是混音完成之后,整个音乐制作流程的最后一步。母带处理的目的,是平衡立体声混音里呈现出的所有声音元素,并保证这些由混音工程师苦心完成的工作,在各式各样的媒体格式与媒介中都能获得最好的播放效果。

        通过均衡、压缩、限制和立体声增强的方法,一个大师级的母带工程师,必须让音乐在iPhone、汽车音响和私人影院等不同场合的播放效果都相差无几。

        这一点,特别对于流行音乐来说极为重要。在欧美,电台是传播音乐和推广音乐的重要媒介,任何作品都必须在电台上听起来足够吸引人,才能获得最佳的宣传效果。而不需要解释也能明白,如果没有优秀的混音与母带处理,短波对音质的耗损和限制,会让一首歌直接失去创作者和录制者想要达到的氛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