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六章 危险游戏 (2 / 8)

作者:TrojanRW 最后更新:2025/9/24 15:56:28
        这种迫不及待想要投身暴利行业分一杯羹的急切心情,跟基金经理们看到泰勒-斯威夫特的新专辑与世界巡演为环球音乐集团带来的天量利润时如出一辙。

        但他们忘记了最致命的一点,不管影视工业还是音乐产业,都是胜者为王的野蛮丛林。媒体的聚光灯,永远只会打在大赢家的身上。而镜头到哪里,关注点就转移到哪里,如此一来,人们自然而然地便忽略了角落里堆砌如山的战败残骸。

        我们提到过音乐行业的一九定律,而在影视圈,这个比例也好不了多少,甚至可以说还要再糟糕一些。

        好莱坞与资本媾和数十年,到现在,积攒在各大影视公司桌上的电影草案至少上万份,毙掉90%,还有接近一千个项目在同时筹备。这些项目里,大概有60-70%能够最终完成,这意味着每一年,光是好莱坞,就会向全球电影市场输送600-700部电影。

        一天两部新片,再大的院线,也承载不了这样的上映数量。因此,在数百部电影中,实际上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片子能够拿到不错的排片场次、发行矩阵和宣传曝光。

        换句话说,还没到变现这一步,好莱坞就已经淘汰了98%的项目,以及98%的项目投资人。

        用房地产行业做个对比,如果一家地产公司在贝弗利山花费1000万美元开发一个高端住宅项目,那么它的期望可能是获得50%的毛利率,也就是把建成的房子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若能完成这一目标,地产公司便会认为自己达成了预期的营收目标。

        老套、经典,且安全。

        但在电影公司这边,同样是一部花费1000万美元制作的电影,要是能有发行商愿意以同样的价格支付预付款进行渠道发行,那就已经是一件值得制片方弹冠相庆的大喜事了。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至少摆脱了亏损的局面,无论未来赚不赚钱,都已经是那2%的阶段性赢家。

        好莱坞的冰冷现实即是如此,电影也好、音乐也罢,哪怕连电视节目都亦如是。拿成堆的尸骨,才能堆出一位荣耀满身的将军。这就是为什么好莱坞只有六大电影公司、三大音乐发行集团和三大公共电视网的原因。

        在一个盈利跟赌博一样找不到定数的行业里,资本热钱当然会迅速聚集在最安全的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