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的汽车对于这条街来说都是稀罕物什,从道路最北端看到最南端,将近1.5英里的距离,哪怕是停在路边的车辆也就两三台。
非公共假期、非周六日的汉普顿,就是这样的光景。
随意将车靠在灰色路肩上,韩易随手关门,便要踏入比尔宅邸。若不是细心的小如提醒,可能连钥匙都会忘在驾驶座上。
当然,在这里,哪怕把车钥匙放在挡风玻璃上,也不需要太过担心。
不仅是因为人少,更是因为人富。
提到纽约的豪宅市场,不在这里常住的人,一般都只会想到曼哈顿。对纽约稍微了解一些的,则能分出上东区、上西区、翠贝卡和亿万富豪街的区别。但实际上,在纽约本地人的心里,汉普顿才是真正的富豪名流应该居住的地方。
不管哪座城市,豪宅的选址都与地理条件的稀缺性挂钩。绝大多数社区地势十分平坦的洛杉矶缺乏能俯瞰全城的高地,因此房价最高的铂金三角便建在山上。而狭窄逼仄的纽约极少能找到静谧悠然的广阔私人空间,因此,位于长岛最东侧,地广人稀,鲜少有外来客闯入的汉普顿,便理所应当地成为了东海岸资本家与各界名人趋之若鹜的夏季隐居之所。
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汉普顿逐渐从一片片种植土豆的滨海农田,演化为一栋栋联通天海的奢华庄园。咆哮的二十年代,住在这里的不止有了不起的盖茨比,还有当时主宰整个联邦的实业巨头。经过二战、越战与石油危机后,那位给美国经济松绑的演员总统帮助汉普顿迎来了二次腾飞的机遇。
随着八十年代金融业与传媒业的高速发展,汉普顿的房产价值被推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时至今日,几乎每一位被人们熟知的美国巨人,都有一栋作避暑之用的汉普顿庄园。
迈克尔-布隆伯格、罗纳德-佩雷尔曼、乔治-索罗斯、大卫-格芬和拉尔夫-劳伦,不管从事哪个行业,每年六七月纽约最酷热难耐的时候,都能在长岛东端的私人海滩上看到他们的身影。
平日在曼哈顿的顶层公寓便于通勤,周末和暑假在汉普顿度假,有什么急事可以乘坐直升机或者游艇往返,而临近圣诞节假期,则会像候鸟一样举家迁移到佛罗里达的棕榈滩享受阳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