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去骄傲、去放肆、去失去控制。”
舞台上,早就褪去往昔那份张扬狂妄的阿姆,游刃有余地驾驭着每一段主歌。而到了副歌部分,他则会将手中的麦克风对准舞池里的七万五千名观众,由他们来大声喊出SlimShady的名字。
他不再满怀激情地用嘶吼来召唤出他的虚拟人格,也不再有数十位染着金色短发的替身站在他身后,以同样的频率挥舞着手臂。所有人都明白,此刻身处拉斯维加斯的这个,功成名就的中年男人,已经不再是那个叫嚣着“Idon’tgiveaf**kifthischibsp;wasmyownmother,I''dstillf**kherwithnorubber”的,彻头彻尾的精神病行为艺术家。
随着马歇尔-布鲁斯-马瑟斯三世的登堂入室,活在阴影里的SlimShady正在逐渐衰亡。
唯二还能让人感触到Shady鲜活脉搏的,除了阿姆虽然少了情绪,但质感却始终如一的唱腔之外,就只剩下躲在人声之后,欢快跳动着的G-Funk伴奏了。
是的,直至如今,也只有极少部分的骨灰级乐迷能理清这个基本事实——SlimShady不光是阿姆一个人的艺术狂想,更是Dr.Dre用西海岸嘻哈这片花圃,悉心培育出的大树。
马歇尔-布鲁斯-马瑟斯三世提供了可以结出累累硕果的种子,但安德烈-杨,才是那个日复一日,将其浇灌、修剪、施肥,并最终让这棵大树繁茂成荫的园丁。
通过他的编曲和音乐风格,Dr.Dre赋予了Shady具体的“形体”和“声音”。
G-Funk——这个由Dr.Dre在90年代初推向世界的标志性风格,带有清晰的旋律线条、低音合成器、慢拍节奏,以及那种隐隐作响、如同老式汽车行驶时底盘震颤般的律动感——成为了SlimShady这个角色的底色。
从音符的排列到节奏的推进,Dr.Dre都在有意无意地提示听众,SlimShady并不是一个单纯搞怪,或令人愉悦,或暗藏癫狂、满怀攻击性的存在,而是一个能够与绝大多数灵魂产生共振的复杂人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