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了一百岁,见过皇帝登基,也见过将军败走。可那些大人物的故事,书上都有,戏里都唱,听得太多了。”她顿了顿,声音变得悠远,“今天,我想说说那些没名字的人。”
她回忆起七十年前那场可怕的饥荒,饿殍遍地,易子而食的惨剧就在邻村上演。
他们村的粮仓也快见底了,村长锁了仓,说要留着做种,谁也不能动。
绝望笼罩着每一个人。
“可就在一天夜里,”周阿婆眼中闪着奇异的光,“粮仓的锁,被人悄悄撬开了。第二天一早,家家户户门口都多了一小袋米。不多,刚好够所有人喝上一碗稠粥。”她笑着,脸上的皱纹像盛开的菊花,“没人知道是谁干的。村长暴跳如雷,把所有青壮年都审了一遍,也没审出来。但我知道,那天晚上,全村人都吃饱了。那一碗粥,救了所有人的命。”
她说完,便不再言语,只是满足地坐下,安详地看着眼前的儿孙和乡邻。
三天后,老人在睡梦中无疾而终。
葬礼上,楚瑶没有请任何人致悼词。
当周阿婆的棺木被缓缓抬起时,人群中不知是谁,起头哼唱起了一支没有歌词的小调。
那旋律简单而古老,一个音符接一个音符,缓慢地爬升,又温柔地回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