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话锋一转,司马懿却宣称,他此次前往汉中投奔张鲁,并非是真心要背叛魏国,背叛曹操。
他将自己此举,描绘成一种忍辱负重的壮举,是为了拯救魏国于覆灭,而不得不做出的艰难抉择,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为了救国,甘愿背负骂名的孤胆英雄。
紧接着,司马懿终于给出了他的计策:
他恳请曹操下诏,集中魏国残存的力量,全力坚守长安一线,以起到牵制汉军主力。
汉军的主力都集中在长安一线,那么其侧后方向,自然兵力就会相对空虚。
这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漏洞,为魏国提供了可乘之机。
这时,司马懿则打算以唇亡齿寒,这一世人皆知的道理为由,竭力说服张鲁起汉中之兵,出子午谷进入关中,出其不意地对潼关和蒲坂关发动奇袭。
此计若成,汉军军就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插汉军的后背。
而且,司马懿认定,此计必成!
如此一来,汉军便会被牢牢的锁在关中,其粮道后路尽皆断绝,如同被困在笼中的野兽。
粮道一断,三十几万汉军必将陷入绝境,土崩瓦解,不战而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