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场血腥的屠杀,如同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将跟随他开国的淮西勋贵们几乎来了个一锅端,杀得干干净净,一个不留。
他这么做,目的无非是担心后继者威望太弱,帝王权术和手腕不够老练,压不住这帮手握重权的勋贵。
毕竟,这些勋贵们功高震主,在朝堂和民间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若不加以铲除,恐怕会有权臣篡位之虞。
当然,像老朱这种大杀功臣的极端例子,毕竟只是少数。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多数开国君主,对那些为自己打下江山的功臣们还是心怀信任的。
即便要动手,也不过是杀几个不安分的刺儿头,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比如汉高祖刘邦,他在建立汉朝之后,虽然也对一些异姓诸侯王动了刀,但对于大部分功臣还是给予了应有的封赏和待遇。
再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凌烟阁上的功臣,除了一个想谋反的侯君集,可是一个都没动。
原本历史中的老刘,也就是刘备,就更不用说了。
他对待臣子可谓是仁至义尽。
老刘不光没有杀过任何一个功臣,甚至在托孤之时,都能对诸葛亮说出“君可自取”这样话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