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三十八章北平来了个捣乱的人
只要大明主要盐场不遭到严重破坏,囤盐绝对换不来暴利,这玩意的价格想翻几个跟头不太可能。
退一步,这可是北平,京杭大运河还畅通着呢,山东盐场、两淮盐场算不上多远,就是正常运输,送来十万斤盐也就是七八天的事。
十万斤,足够让北平百姓吃一阵子了。
现在是洪武十八年,不是历史里永乐迁都之后,当下整个北京城的百姓,将城南的那些人算进去,也才十五六万人。
商人嘛,囤货居奇,为的就是赚钱,不赚钱谁还做这行生意。
无利可图,为何囤盐?
在大明,盐由官府严控,价格涨跌幅度十分有限,供应量在那摆着,生产又没问题,不具备疯狂涨价的条件,而且北平城没有炒作盐价的舆论,不存在挤兑风波。
顾正臣能想到的唯一可能,那就是走私了。
草原上,盐值钱。
虽然说大草原之上分布着一些盐湖,蒙古人可以靠着盐湖补充一定的盐,问题是,盐湖的盐提取,主要靠的是自然结晶。
蒙古草原上别说没有盘铁,铁锅都是好东西,做不到大规模煮盐,也没这么多燃料,用草可不好煮盐,至于树木,盐湖周围能有多少树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