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为国公,年俸并非一致。
魏国公徐达岁禄五千石,宋国公冯胜年禄却只有三千石。
皇帝重赏四国公,大可以将徐达的岁禄加到六千,将顾正臣的加到七千这般区别,没必要搞什么破格封赏。
不增岁禄也不打紧,多给点赏钱也行。
朱标看着群臣,心想:
因为高令时、耿炳文、蓝玉等人的功劳,这些人都争执了如此之多,那关于顾正臣的封赏,争论应该更大。
汤和、邓愈也是如此想法。
毕竟顾正臣这次的表现很是出彩,是朝廷消灭元廷的最大功臣,俘虏了大量元军,活捉了买的里八剌,还找回了传国玉玺,不耗多少国库,征调百万服徭役,助力东北大开发,夯实大明草原根基……
莫要忘记,他还有占城军功。
这些功劳叠加在一起,就如同一块块砖石垒砌了起来,足以让顾正臣封王了。
哪怕不封王,也应该荫其一子,封个侯爵吧,比如顾正臣的次子……
兵部尚书温祥卿出班,言道:“陛下,对于破格加封镇国公的提议,臣并不认可。镇国公已是位极人臣,但立军功,无论大小,只给赏赐便是,若陛下念其功高,大可将这些封赏给其家眷族人。至于破格加封,臣认为,此例不能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