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冬,南边的烽火被再度点燃。
日本海军的舰炮声撕裂了北部湾的宁静,日本帝国陆军最精锐的第5师团称号“板垣师团”在炮火的掩护下,于钦州湾强行登陆。
海面上,数十艘战舰黑压压地连成一片,数以万计的日军如潮水般涌上海滩。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闪电战。日军兵分两路,北路沿邕钦公路疾进,南路直扑防城、钦县,两路大军的最终目标直指华南重镇——南宁。
日军的战略意图昭然若揭:那就是夺取南宁,意图切断华夏的国际交通线——桂越公路,进一步扼杀华夏民族的抗战命脉。
配合板垣师团一起行动的是日军台湾混成旅团(日本人组成只是叫台湾混成旅团而已)他们自湛江方向协同北上,企图彻底撕裂国府军的华南防线。
在这股钢铁洪流的必经之路上,一座千年雄关巍然矗立——昆仑关。这座扼守邕宾公路的古隘,群峰环抱,地势险要,宛如巨人镇守在南华夏的咽喉之上。
它不仅是南宁最后的天然屏障,更是通往华夏西南大后方的锁钥之地。
这座见证了无数历史风云的雄关,此时正静静地屹立在苍茫群山中,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日军一旦突破了这道屏障,华夏富庶的西南腹地将门户洞开,华夏抗战的生命线也将被斩断。
战云压城城欲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