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章 利刃出鞘,血战富金山(二) (3 / 4)

作者:岭南小后生 最后更新:2025/9/24 17:40:06
        核心是妙高寺,这座古刹。如今是整个富金山阵地的地底世界的枢纽。三条宽达两米、高近一米八的主坑道,如同巨兽的动脉,从这里呈放射状延伸出去,直插116旅、100旅和135旅防区的腹心。

        坑道内壁,碗口粗的松木枋被榫卯咬合,牢牢支撑着顶壁。

        工兵营长用力拍打着其中一根柱子,松脂的清香混合着泥土的气息弥漫开来,他咧着嘴,带着一种近乎骄傲的语气。

        “师座,您瞧,顶上覆土足有五米厚,啧啧....这小鬼子的重炮砸下来,咱们在里面,就当听个响。”

        顾家生没说话,而是俯身抓起一把暗红的黏土,在指间细细捻开。富金山的土质不如朝鲜的花岗岩坚硬,有些发脆,但在工兵掺入了粘稠的糯米浆反复夯筑后,其硬度和韧性,竟隐隐有了混凝土的感觉。

        从这三条主坑道,又辐射出十二道“Y”形的战斗支坑。这些支坑的出口极其刁钻,或隐于天然岩缝的阴影里,或藏在倒伏的巨大朽木之下,肉眼难辨。

        更致命的是支坑内部,射击孔并非开在出口,而是开在坑道侧壁!这是“倒打火力点”的精髓。守军可以佯装不敌后撤,将骄纵的日军引入这幽深的死亡通道,然后,来自侧后方的交叉火力会瞬间将通道封死,让入侵的日军无处可逃。

        在炮火难以企及的山体反斜面,则是维系生命的屯兵洞。百余处洞穴深藏其中,里面储存着生存的命脉:内衬桐油防渗漏的大水缸、鼓鼓囊囊的米袋、码放整齐的火药箱分层堆放,秩序井然。

        洞壁上,细小的排烟孔保证空气流通;洞口,厚重的棉被浸透了水,沉沉地垂挂着,像一道守护生命的帘幕,时刻准备着抵御毒气的侵袭。

        顾家生的脚步停在116旅防区的一个岩体射击孔前。透过精心伪装的爬山虎藤蔓缝隙望去,史河犹如一条银练,在远处静静铺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