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章 鏖战樟城(三) (1 / 5)

作者:岭南小后生 最后更新:2025/9/24 17:40:06
        时间在汗水、泥土和铁锹的碰撞中飞速流逝。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曾经那个虽不繁华却充满生活气息的古城已然彻底消失。

        此时的樟城,每一栋房屋都变成了堡垒,墙壁被凿开无数射击孔,窗口垒着沙袋,屋顶架设着机枪位。街道被层层叠叠的街垒和反坦克壕割裂,形成错综复杂的死亡通道。

        下水道系统被改造,城内关键节点矗立着粗大木料加固过的轻重火力点。

        这是十数万军民不分昼夜、倾注所有心血的结晶。汗水将这座城市与守卫它的军队、支持它的人民牢牢熔铸在了一起。

        期间,来自后方的物资车队冒着日机零星的空袭,艰难地穿梭而至。一箱箱弹药、药品,一袋袋粮食、特别是那珍贵的两万多具防毒面具,被迅速分发到各部。

        第五军这把战刀,正在被磨得越来越锋利,“利刃”随时可以再次出鞘。

        顾家生站在原省政府大楼改建的指挥部顶楼观测所,他的目光掠过那些寂静的街垒、空洞的窗口、蜿蜒的战壕。城中已几乎听不到往日熟悉的市井之声,只有风声偶尔穿过工事的缝隙,发出呜咽般的低鸣。

        他知道,时候快到了。

        1939年3月初,在一个微凉的清晨,最后一批坚持留下的百姓在第五军将士们的反复劝说和护送下,含着热泪,一步三回头地撤出了这座他们亲手参与改造的城市。

        城内,通讯兵拉着电话线飞快地穿梭于各指挥点;炮兵们为火炮褪去炮衣,进行最后的诸元校准。

        一种极致的“静”笼罩了全城,但这静默之下,是如同拉满的弓弦般紧绷到极致的战意,是无数子弹上膛、引信待发的致命杀机。

        顾家生放下望远镜,对身旁的参谋长张定邦,也是对自己,沉声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