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沛年往炉子里又加了一块炭,渐渐被点燃的银丝炭衬得他眼眸忽明忽暗,终于在心中打完腹稿,宋沛年顾不得提笔开写,反而又开始烧水,给自己泡了一杯热茶开始品茗。
宋沛年的一举一动皆被瞭望楼的考官们收入眼底,他们凑在这一团皆是为了看曾经的大纨绔去了一趟江南而变成了天才的宋六元之子。
这也没啥不一样啊,就人家是来考试的,他是来郊游的而已。
终于喝完一杯热茶,宋沛年暖了身子,手也没有之前那么僵了,这才开始提笔答题。
依旧如传说中的那般,一篇锦绣文章,一气呵成。
......
此次在会馆一待便是半月有余,宋沛年也不能提前交卷啥的,可把人给磨得透透的了,他都感觉自个儿瘦了不少。
回家啥的顾不得说,也顾不得做,倒头就睡。
考生考完了休息,接下来该忙的就是考官们了,毕竟有两千余份的考卷等着他们去看呢。
一遍又一遍遴选,经过一道又一道关卡,百余篇考官们觉得好的文章被呈在了崔得录的案桌前。
面上第一篇就完全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无论是颇有风骨的字,还是这在他眼里立意深远,见识独到的文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