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一条途经宏城的公路修建,旨在打通全省的南北交通,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促进经济。
这条公路正好经过开平县,再加上原本流经宏城的南沙河也从开平县过,所以就形成了一河一路的情况。
宏城市领导经过谨慎的研究决定,借助这一河一路的优势,大力发展宏城的工业生产,以开平县为重点,打造一个未来能在全省都名列前茅的工业新区。
想法是相当好的,一度也给整个宏城百姓带来了激励和期盼。
开平县也因此升级成了开平区,大量农耕土地被征用,村庄动迁,确实富了一批人。
但问题在于,宏城这个地方在此之前的产业支柱一直都是钢铁重工业,北边的永定县还有不少矿区。其他工业压根没什么基础,宏城这种小城市招商引资的能力也不好。
所以开头是大刀阔斧的,后面就直接疲软了。
市领导硬着头皮批预算建厂,勉强吸引了一些厂商,但整体效果非常有限。
地方上和民众的热情也渐渐冷却,原本满怀期望的开平区,变得甚至还不如以前的开平县,因此留下了不少建了一半就被荒废的厂区。
工业没发展起来,自然就没有居民区,很多村庄又搬迁了。
因此开平区可以说是人烟稀少,人多的地方也都是靠近南明区的部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