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行人又坐客船沿长江而下。
来上海首要目标一:压力表。
他们找到了上海仪表厂。现在国内压力表产量极低,工艺复杂,主要优先供应电站、船舶和大型化工企业。
“沈局长,不是我们不支持,我们的产能一个月也就几百只,排队都排到明年去了…”厂方负责人很无奈。
帝国主义对我们禁运,造成了上海工业生产的极大困难,大量原材料断绝。
沈局长退而求其次:“那…有没有等外品?或者次品?只要核心的宝塔管没坏,刻度不准没关系,我们能自己重新标定!我们是用于低压锅炉,精度要求没那么苛刻!”
沈局长已经了解到具体情况了,现在他不求最好,能用就行。
厂方负责人被这个“土办法”惊呆了,犹豫再三,最终从库存里协调了一百多只精度略差但可用的压力表,并答应在后续排产中“见缝插针”再提供一些。
目标二是机床。
他们跑遍了上海的重机厂、机床厂。全新的龙门刨、落地车床想都别想。
最终,他们在上海物资局和一些老厂子的淘汰设备里,淘到了两台旧的英国产落地车床和一台需要大修的龙门刨床。
虽然老旧有些厉害,也就跟沈局长差不多的年纪,但考虑经过大修和刮研,精度完全能满足粗加工需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