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皆苦,当大量的“苦水”灌入灵魂之中,自然测出了那个个体的深浅、潜质还有倾向或许这并一定准确,或许有人未来会背离自己的本心,但现在却足够用了。
“我是拉顿.索尔希,一个普通的牧师学徒,如果可以的话,我期望成为一个传播欢乐的牧者.”
每个候补牧者,都从神祗那里获得了“教义”,却注定不可能是全部。
黎恩估计自己的那份最贴近其本质,却也最是黑暗绝望。
“人生苦短,世人无救,不如抓住此刻欢愉之时,度过愉快的一生,而如果能给他人带来一点愉悦,比如说好看的戏剧什么的,多少有点效用.”
黎恩甚至估计,这负面虚无主义拉满的“教义”,应该也不是菲斯特里昂的全部,而是祂的某个化身,某个侧面.能够以极端手段,差点直接毁掉精灵帝国的菲斯特里昂,真的会有这么消极的“自我”吗?
但仅仅这份“侧面”,就足以让黎恩使用了,至少,这一部分还处于善神的范畴内。
认同凡世的苦楚,试图予以救赎和安抚。
那么,当其苏醒之后,走向“救赎”、“拯救”这方面的权柄,获得了“太阳”的领域,貌似也说得通。
这相当重要,因为这些未来教会的核心层,至少要有一个逻辑自洽的“教义”,要对其服侍的神祗,有一个能够共情的认知。
“前半截,差不多是真的,后面就挺难说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