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纠结名字,问道:“渗碳材料里面,是不是加了氧化铝了?”
段工听到这一句,大喜,能问出这句话,证明高主任对于石墨渗硅,那是真懂的,他点点头:“对,加了,作为烧结助剂,氧化铝的加入能细化碳化硅晶粒,使碳化硅层更加致密。”
高振东不置可否,又问道:“碳颗粒粒径多大?”
“0.xx毫米,高密度。”
高振东道:“你们是考虑到小粒径高密度碳原料能增加致密度,提高强度?”
段工点点头:“高主任说得对,就是这么考虑的。”
又问了几个问题,高振东在脑袋里把自己看过的论文组织了一下,笑道:“段工,我有几个建议,你可以适当考虑。”
段工大喜,居然还有好几个建议,没白来啊这趟:“高主任,您说您说”。
“你们用的渗硅方法,的确不是最合适这种情况的方法,你们采用这种方法,硅化石墨碳化硅层有大量孔隙存在,SiC颗粒堆积疏松,强度自然不是特别好。”
“同时,你们这个办法,液态硅中的碳化硅浓度达到饱和后,会快速长大,最终在石墨基体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碳化硅层。”
为什么高振东这么笃定?因为他前世论文里看到过这种方法产品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RD(X射线衍射)结果,这两种技术,都是能观察样品微观组织的,毫无疑问现在的碳研院,没有这个条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