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东西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点,是后来的人想象不到的,那就是与日后的很多存储设备不同,它的读取比写入慢。
原因在于磁芯存储器的读取是破坏性读取,也就是说,读出数据后,这个数据就被破坏了。这位华人工程师解决的问题就是,在读取之后的即时回写问题。
所以磁芯存储器的一次读取,要做“读取-写入”两个动作,因此实际读取时间比单纯的写入,那要多花一倍的时间。
这两位也是行家,才会问出会不会影响计算机性能的问题来。
“不会有太大影响,主要是现在这个晶体管计算机的工作频率也不高,不到1MHz,我没记错的话,现有磁芯存储器的读写速度是在1微秒左右,换算过来,最大读取频率大概0.5MHz。虽然慢一点,可是计算机不是随时都在读取的,也还够用。”
听了高振东的解释,两人这才放下心来。
如此一来,就能节约一半的晶体三极管,1万只管子能供应得上3台晶体管计算机了。
池总工还感叹道:“难怪你上周来的时候,就要我们准备磁芯存储器,原来你连这种情况都想到了。”
高振东有点傻眼,我就是想弄台磁芯存储器当程序存储器使用,把高速的晶体管存储器节约下来专门用于随机存储而已,池总你这是真的想多了。
这不禁让高振东想起了昨天抽奖,抽中的那本靠“迪化脑补”成富翁的网文了,虽然好看,但是难绷。
高振东也不好解释这个事情,免得池总脸上难堪,只好补充道:“磁芯存储器和晶体管存储器相比,最大的问题在于速度慢、体积大、重量重、维护难,可是就现有条件和使用环境来说,性能上还真不是太大的问题。其实我研究晶体管存储器,主要是为了解决小型化,并为日后的高速计算机做准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