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62章 未来的天空(本卷结束,今天就这7.7k了) (1 / 9)

作者:打小就清澈 最后更新:2025/10/8 18:56:10
        “先说速度吧,为什么是2马赫?”空军这边饶有兴致。

        高振东笑道:“原因其实前两天也提到过了,空战发生的速度范围分布,这是最主要的表象。当然,这个现象的本质,却是2马赫以上,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

        一切都是因为随着速度的增加,空气阻力的急剧上升,还有战斗机在空中飞行的两道关卡。

        音障、热障。

        音障不用多说,在接近音速的时候,局部激波的出现,导致气动阻力剧增,飞机表面气流紊乱,导致飞机加速困难,操纵性骤降。

        现代战斗机在表示最大速度、巡航速度等参数的时候,不像S2时期的战斗机一样采用时速,而是采用马赫数,也就来源于此,马赫数更能体现飞机的跨音速和超音速能力。

        而至于为什么不直接用马赫数换算成时速来表示速度能力,那是因为在大气层的不同高度,声速是不同的,而且飞机某次飞行实际表现出来的对地速度,还得把风速考虑进去。

        音障现在是被解决了的,那剩下就是热障了,飞机飞行速度高的时候,由于机体与空气剧烈摩擦导致的气动加热现象,会让机体温度剧烈上升。

        热障不像音障,有一个具体的发生范围,它是取决于机体材料等条件的,总之就是飞太快了,热得受不了。

        而这时候的飞机,普遍是铝合金蒙皮,铝合金的熔点,决定了飞机在2马赫以上的时候,蒙皮材料就开始受到考验,到2.5马赫,再好的铝合金也扛不住。

        米格-25成为飞天不锈钢,就是因为不锈钢它虽然重,但是熔点高啊!想想老毛子用差不多铝合金3倍密度的不锈钢在天上飞,也是够疯狂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