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高振东的话,罗教授放下了心,紫铜80mm穿深的确也够了。
主要是现在刚开始搞,他就是怕中途又有什么原因更进一步影响穿深,那就可能不太够,求个保险而已。
还得是高总,早就考虑好了,而且还兼顾了成本、性能、材料来源,不像自己,只能在钽这一棵树上吊死。
高振东还提了个建议:“你可以在装药结构和装药密度上下下功夫,还是有潜力的。”
装药结构会影响到穿深,而在装药类型和结构一定的情况下,装药密度直接影响穿甲威力。
一语惊醒梦中人:“高总,你说这个,我倒是想起来了,装药密度和装药质量,的确有改进的空间!”
高振东倒是知道有个地方有个技术,是自己提醒别人搞出来的,听说人家还在成果里把自己也挂了名,也许对罗教授有用,但是现在不好直接说,得问问才行。
“我倒是知道一个可能对你有用的东西,不过我得先问问,纪律你知道的,呵呵。”高振东笑道。
罗教授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连连感谢:“高总,这可太感谢了,这么多条提高威力的路子我都不去想办法,只知道偷懒换材料,还是思想没跟上啊,哈哈。”
因为他一开始先提起战斗部的问题,高振东先和他说的这个,现在说得差不多了,高振东才回头说起末敏弹总体结构的事情来。
别看总体结构看起来简单,但是设计不好很要命的。
老毛子的末敏弹就是个奇葩典型,它们的SPBE-D,将传感器布置在战斗部旁边,与战斗部并列,导致弹药口径的三分之一左右都被这个传感器给浪费了,在我们和花旗佬的末敏弹都能塞进155mm炮的时候,他的只能塞炸弹之类大口径弹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