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按下总开关,打开了机器,同时,旁边气瓶上,一个阀门被他扭开,一阵“嘶嘶”声传出来。
这个样机的冷却,还是用的涡流管,这东西还是找导研院要的,要了好几个。
气源方面,高振东找了个大压缩空气瓶给接上了,算是能够满足长时间试验的要求。
这种大气瓶,旁边还有好几个。
随着“嘶嘶”的放气声,线阵列的温度逐渐下降,djs-60d的界面上,一个温度数值在不停的向下跳变,数据来自一个热电偶。
“280k”
“275k”
“……”
这就是制冷热像仪的缺陷之一了,得等制冷到达预定温度。
旗佬吹上天的“标枪”单兵反坦克导弹,第一批难用得要死,这个制冷头是一大元凶,另外一大元凶是繁琐的操作流程。后来操作流程是修改了,但是制冷头还是那个鸟样。
至于我们后来的类似单兵弹,嗯,传说我们用的非制冷头,特么的不用制冷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