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84章 娄晓娥许愿(5k) (2 / 9)

作者:打小就清澈 最后更新:2025/10/8 18:56:10
        一个鼓包应对两个进气道,和应对单个进气道是不同的,要复杂得多,最简单的一点——排推的附面层,是向鼓包两边推的,仅仅是这一点,两种情况之间就有很大不同,带来了很多变数。

        不过高振东倒是并不因为自己当时力主机腹进气道而后悔,以当前的发动机水平等环境来看,机腹进气道是最合适的,现在可没有日后那么好的发动机条件。

        而且我们主要是防御性的,在这种原则之下,先保证高空高速比保证隐身要来得重要,防守嘛,甚至有时候就要敌人看见,毕竟吓退也是退。

        而且他的第一个方案,也不见得效果就很差,在当前的雷达环境下,其实总的来说也还好。

        “嗯,行,既然这样,到时候我把我在这方面曾经考虑过的一些经验和过程,总结一下发给你们,也算是个参考。”高振东道。这方面的论文,他还真能从系统里扒拉得到!

        西南所的同志们大喜,有了这个,至少省了好几年的力气。高委员的研究过程,那绝对是无比宝贵。

        高振东在西南所呆了两天,和同志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他并不是想要搞个四代机出来,那不现实,他就是想搞个有一定隐身性能的飞机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争抢一下飞机话代的标准话语权,要不然都特么被别人把持住了。

        最好是能像自己穿越时那样,什么叫高超?能和我们的参数媲美的才叫高超。

        至不济,别人在说到隐身性能的时候,都得提一句“在这方面,东方人的XX战斗机虽然没有实现全部的四代机标准,但是早在60年代,他们就已经获得了具有在当时环境下优异的隐身性能。”

        让你绕不过去。

        至于敌人是否受到启发提前开始搞隐身机这件事情,高振东倒是不在乎,等这东西都亮相在公众面前,实际上那时候花旗佬在原本的历史上同样也已经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