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先生,和米格-19相比,这架飞机有什么不同?”这是他最好奇的地方,但是也仅限于好奇。
我们的同志很好客:“能看见的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个机头和进气方式,我想你知道,这样能装进更好的电子设备。”
“是的,这很明显。其他呢?”马特奥不认为东方人能有什么好的电子设备能装到这里面去,此时,他心里甚至有些为这个漂亮的大脑袋感到惋惜。
然而,对方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差点跳了起来。
我们的同志秉承着要开放就开放到底,不小里小气的原则,一点儿没隐瞒。
“性能上的确是有很大的提升,作战半径800公里、1.35马赫极速、实用升限17600米、最大外挂重量2吨,具备低空高速突防能力,当然,此时作战半径会有很大的下降。而且,这是一架多功能战斗机,从设计上天生就具备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
我们的同志语气里满是自豪,这架战鹰虽然脱胎于米格-19,但是却全方位碾压米格-19,就连最弱的极速,也没有差到难看的地步。
马特奥来自高卢空军,虽然对米格-19的性能并不是事无巨细的了解,但是他至少知道米格-19达不到这个程度,至少那个800公里的作战半径和2吨的外挂重量,就不是老毛子的米格-19能比的。
“作战半径?截击作战?”他多少知道一点老毛子的猫腻,截击作战几乎可以说是航程/2,实际空战中没有多大价值。
“不,常规空战,预留作战燃油的情况下。”看见他难以置信的样子,我们的同志更开心了。
这让马特奥差点跳了起来,他们是怎么在增大载弹量的同时,还实现了这么高的作战半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