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说回来,行军的辛苦,李善道都能接受,不是问题,唯在攻兴洛仓前,李善道原本已经做好了大战一场的准备,结果却出乎了他的意料,整场攻仓城的战斗,只持续了不到半天,他们就取得了胜利。一则,仓城周回二十余里,守卒才两三千人,防守上做不到面面俱到,不说漏洞百出,亦实是防守上的漏洞不少;二则,按李密的计策,李善道等这七千瓦岗精卒潜道兼行,也确实是达到了掩其不备的目的。故而,这场战斗的轻松,简直令李善道不敢相信。
周回二十余里的一个大粮仓!
其内共建了三千个粮窖,每个粮窖各储粮八千石的一个大粮仓!
统总储粮,理论上达到了二千四百万石之多的一个大粮仓!
折合成后世的计量单位,这二千多万石储粮,就是三十八亿零七百多万多斤的粮食!
李善道虽有前世的见闻,比之翟让等可谓见多识广,然这个数字代表的意义,他也无法想象。这么多的粮食,如果堆在一起,会有多高?会不会比北边的邙山、比西南边的嵩山还要高了?这么多的粮食,够当下整个帝国的百姓吃上多久?他所能知道的,是从徐世绩处听来的,大业五年时的帝国户数,计九百零七万户,四千六百多万口,其中缴赋税的课户约五百多万户,以“丁男一口,租粟三升”的赋税标准算,帝国每年所能收到的租粟,大约亦即二千多万石。
一个粮仓,储粮的数目达到了整个帝国一年的租粟收入之数!
除了想说一句“他妈的”,以表示一下於下的这种无以形容的心情以外,李善道无别话可说。
当然,二千四百万石,是理论上的兴洛仓的储粮数。
实际上会有多少储粮,这个数字,现在还没统计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