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章 洞察如神决策定 (3 / 7)

作者:赵子曰 最后更新:2025/9/28 22:36:43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一个漫长的皇权与相权之争的过程,西汉时已有萌芽,然正式确立是入隋以后。杨坚设立了“五省六曹制”,五省包括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秘书省和内侍省,实际的中央权力机构为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内史省即中书省,杨坚避其父杨忠讳,改其名为内史。六曹,即六部。杨广继位后,於大业三年,改六曹为六部之名。

        杨广对其父设的“五省六曹制”所做的改革不止这一个。

        通过一系列的官名规范化、六部实权化、皇权集中化等改革措施,杨广使此制从杨坚时期粗糙的分权制衡,越发完善,为后世历朝历代的官制奠定了基础模板。

        三省的长官,以尚书省的尚书令品级最高,正二品,因杨坚曾任此职,后不常设,以从二品的左右仆射为长官;内史省和门下省的长官内史令、纳言皆是正三品。——纳言,即秦汉之侍中,也是为避杨忠之讳,改称纳言,前年,即杨广第三次巡江都之际,他将纳言改称侍内。

        内史省的职能为参与决策,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总揽六部,负责政策的执行。

        刘武周政权之中,论以官品,被任为左仆射的杨伏念最高,但最得刘武周信任的,却非苑君璋不可。苑君璋是他的妹婿,身份不同,且其人虽然不识文字,天生有治政的才能,故刘武周常言:“君璋虽无文墨,然其智谋胜於千卷。”对他相当倚重。

        不但身份不同,深得刘武周的信赖,苑君璋现任刘武周政权的内史令,并掌管机要,决策枢机,是刘武周政权决策圈中,除刘武周以外的首要人物。因而,在接受了刘武周“南北夹击”的提议之后,底下来有关具体的用兵部署与战略协同,李善道就可不必再使者来往,与刘武周细商,耽搁时日,而是可直接与苑君璋详细商讨。苑君璋相当程度上,可以代表刘武周。

        便李善道亲自与苑君璋密谈,确定双方各自所出之兵力数目、出兵的日期、进军路线,并及双方在开战前期,各自需要负责的作战区域,等等,确保“南北夹击”之策万无一失。

        苑君璋来前,刘武周已和他有过商议,出兵兵数、何时能够出兵、刘武周方面可以负责何处战场,这些事务,他们都已有决议。故此,他与李善道就此些方面的商讨,进行得很是顺利。

        第三章洞察如神决策定

        商议了两天,各项事宜、细节,俱已商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