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种地,对于这个时代的农户来说,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只要家里还有点剩余的劳动力,每年都会去开垦一些新的荒地,为家里增加一点微薄的收入。
但宋青山经过旁敲侧击地了解,发现这个世界的开荒技术,实在是太落后了。
按照村里人的说法,头一年开出来的荒地,地太生,根本种不了粮食。
只能种一些豆子或者苜蓿之类的东西,算是养地。
同时,还要费尽力气,从村里的主水渠里,想办法开一条支流过来,把水引到新开的田里。
就这么折腾上两年,经过灌溉和养护,这块地才能勉强算是能种庄稼的薄田。
想要把它变成高产一些的水田,还得再精耕细作,养上至少三年。
五年!
整整五年时间,才能把一块荒地变成一块好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