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一对比,工作人员收入实际并未降低。
得实惠的是到衙门办事的百姓,亏的也不是清廷,而是赵安自己。
粮道衙门上上下下除了几个有正式品级的官员外,其余人员工资都归粮道和官员自行解决。
如押粮同知手下有一千号人跟着他吃饭,那这一千号没编制的人员工资就归同知自个解决。
赵安这个督粮道则负责本衙工作人员和直管各库人员工资发放,以赵安的法定工资和福利根本不可能把人员工资发下去,所以清廷就允许主官可以收取各类灰色收入用于衙门维持。
跟县令差不多。
若赵安允许下面人继续收陋规,他要承担的份额就会少,现在他不准便只能拿自己那份出来贴。
贴多贴少,清廷是不管的,发不出工资就是你主官无能。
至于官员们为此盘剥多少百姓,清廷也不管。
反正账面上好看,一个县几十万百姓就养名义上的几个官,可不是朝廷有德么。
实际上,一个县要养的吃财政人员少则上千,多则上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