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老宋的脑回路跟赵安却没在一个点上,赵安是希望从老宋这里得到补充意见,就是这个卖功名怎么个操作法,又如何把安徽教育系统安抚住,说白了,功名可以卖,但你得把学官们拉下水。
要不然,就算朝廷同意安徽开设临时捐纳,安徽的教育官员却抵制不办,这政策就没法往下推。
所以,收上来的文凭费跟教育系统怎么个分法,跟地方官们又怎么个分法,从省里到县里如何落实,都得有个相关章程。
老宋做了这么多年县教育局长,这会不帮赵安拿主意什么时候拿?
问题是老宋听了赵安的想法却是坚决反对,认为这样做就是饮鸩止渴,竭泽而渔。
理由是赵安如果想在安徽站稳脚根,考验其的不仅仅是这次大灾的应对能力,还有其今后治理安徽的表现。
再者,根据白莲造反前三阶段的理论,安徽这地方无疑是“小贷党”扎根经营发展壮大的好地方,因为安徽不仅相邻“战区”,还背靠江苏,把安徽经营好了就能为将来起事积蓄足够力量,同时也能渗透白莲起事地区。
这么好的一个根据之地,滥发功名肯定会导致地方赋税大幅减少,而地方赋税收入关系的不仅是地方官的治理表现,也关系地方能够动员的钱粮人力。
具体一点,就是能买功名的肯定是没有受灾的富人,要是安徽的富人因为有了功名便不再向官府纳税,等于官府和这些富人之间没有了任何联系,那怎么才能指望这些富人支持你呢。
最关键的是富人若有了清朝的功名,又怎么指望他们支持反清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