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没打中,赵安其实也不看重,鼻子一抽上前从杜满手中接过铳管发烫的鸟枪仔细检视,靠近药池的枪管部位,一道细微裂纹赫然在目!
最多三铳,这鸟枪要么哑火不能打,要么就炸膛,没有任何意外。
“营中共配备多少鸟枪,像这种不堪用的又有多少?”
赵安的声音听不出半点喜怒。
“回大人话,抚标共装备鸟枪1100杆,抬枪120杆.堪用的不到半数。”
藩台大人如此专业,由不得杜满在这隐瞒,尤其藩台大人在宿州还带兵实操大败过白莲教匪,属于文武双全的能臣,而不是单纯文官。
配备的标准武器只有一半使用率于一支军队而言,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赵安却未立刻发作,而是以近乎专业的口吻追问:“本官问你,此类火器,每年损耗几何?损毁之后如何维修?又从何处补充新械?”
杜满听的冷汗连连,只得据实禀道:“大人,鸟枪因制造年头太久,有些早就不堪使用,打不上几铳便开裂炸膛,或干脆哑火.至于维修,大人明鉴,我安徽境内并无能修火器的地方,损毁的火器须得遣人送至江宁一来一回至少需三四个月之久,且常有拖延,迟迟送不来的。”
杜都司所言的修理难问题不是安徽一家,而是关内汉地各省通病。
清廷兵部规定各地绿营除冷兵器及甲衣维修外,火器、火炮的维修一般由就近的满城负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