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监、荫监列一等者以主簿、二等者以吏目选用。
如果是愿意就任教职者,听其自便。
不管是举监、贡监、荫监皆被视为正途出身,和科举考上来的官员待遇等同,独花钱买的例监被看作异途出身。
这类例监生倍受歧视很难被选中为官,选中了也多发往地方做吏,不像贡生能从九品官做起。
除非这个例监生特别优秀,又或有特别的大腿可抱。
如雍正朝的直隶总督李卫就是例监出身,但他命好抱了尚在潜宅的雍正大腿这才飞黄腾达,位列封疆。
其余如田文镜者,都是地方本就优秀的生员入的贡监,能力出众自引得上司垂青。
说白了,监生就是做官的基本条件,类似衙门的书办必须是童生出身。
道理也很浅白,连个小学生都不是怎么做官?
大清朝再缺钱,也不能让一个文盲成为帝国的正式官员啊。
扬州知府交待下属甘泉县给赵安办的监生名额就是例监,捐纳文银一百六十两即可,且不用去国子监上学,属于官府层面的“保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