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都不干让人在这干等,赵安反正是不好意思的。
“小哥下回再用车的话直接找我便行。”
张二哥走时给了赵安一块竹片,上面是他家的地址,作用跟后世名片差不多,有需要的话直接到他家等,或者留个口讯便行。
大概就是底层人民的劳动智慧吧。
县学大门没有看门老头,从外面看起来倒是有点像座被院墙围着的寺庙,赵安四下看了眼整了整衣衫便负手走了进去。
走路的姿势尽可能显得成熟稳重,因为能体现上级单位来人“视察”的气场。
跟个小瘪三似的肯定要被人看轻。
心态大概就是别拿村长不当官看吧。
一入县学就听朗朗读书声传来,东台以盐而兴,人也是以盐而聚,自然读书的大多是当地的灶户子弟。
前明时灶户的户籍归盐运司管,实际由州县代管,且灶户必须代代承袭不许参加科举,但到了清朝这个制度松动了下来,允许灶户子弟参加科举,只是额外需承担一定的课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