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他离监国,也就只有一步之遥。
而成为监国,便有机会被天下王公贵族承认自己是有成为皇帝的能力。
在大清,皇位继承没那么讲究嫡庶长幼,更没那么讲究出身,要么是贵族推举,要么是天子临终时圣裁。
比如入关第一位皇帝顺治,就是贵族推举且妥协的结果。
因为,按理,无论如何都轮不到当时还是一个小孩的顺治当皇帝。
康熙在顺治驾崩时,也不是最长的皇子,其生母也只是庶妃。
雍正也是一样,德妃也本身内务府包衣出身,雍正本人也不是最长的皇子。
所以,在大清,皇子能不能成为皇帝,还是需要拿能力说话的。
只是,随着皇权的加强,谁更有能力的话语权,渐渐从贵族们手里转移到了皇帝自己手里。
但这也不是说贵族们一点话语权也没有。
毕竟,贵族们的权力也不是一下子就丢失的,而是有一个渐渐丢失的过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