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案与陈姗姗二人闻言,在心中细细一想是这个理。
“其实我一直很好奇一个点。”
陈姗姗沉声问道,同时拿出纸和笔开始记录。
“什么?”
“文章中的春天到底是什么?在你的里看似没有春天,实则细细分析之后,却能够发现到处都存在着它的踪迹……”
“知青政策,知青下乡,宋景明几乎是明喻着春天,但这个春天从故事中来看似乎又是一个虚假的春天,处处存在,却处处虚假,真正的春天究竟会不会在冬天之后到来?”
陈姗姗语速飞快的说了一大堆。
“我是持肯定态度的,冬去春来,小芳的女儿小草在冬天自焚而亡,不正是意味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吗?”杨书案立马反驳道。
“都没有春天,还怎么吹又生,而且我觉得结尾最揪心的难道不是以小偷小摸的方式将小芳养育长大的哥哥吗?出狱后他看到自焚而亡的妹妹,那是他半生的心血,是他寄托精神追求的妹妹……”
随后两人就争论起来,争得脸红脖子粗,但没有一个断论。
“哈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就一写,我懂什么《芳草》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