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入伍的第三天,老婆被安排到厨房工作,一个月给发75个纯铜钱,大概相当于150铜钱,一钱半银子。对于女工来讲这个工资不低了,何况自己还有两钱银子的军饷。
他的老父亲还找到了看仓库大门的工作。一个月五十个纯铜钱。这样一家人个月就有四钱半银子的收入。
加上吃住,他穿衣服也不花钱。团练一年发四套,旧衣服可以给家人穿。这钱就可以全部攒下来了,一年就是五两四钱。他对这个收入已经非常满意了。
大明做工、做伙计,月钱一般也就一钱半银子。账房、文书什么的识字的才能挣到三钱银子。
出征前,杨老爷许诺,战死的,一次补偿十年军饷。家属安排一人工作,子女读书到成年,然后安排工作。
致残有劳动能力的,安排工作。失去劳动能力的,终身按军饷的八成发放抚恤金。
一下子解决了所有人的后顾之忧。
穷人哪里敢想读书的事啊!杨老爷说了,所有军人子弟和工人子弟都可以到兴禾小学读书,一个月只要十文钱。
听说学习好免学费,还有什么奖学金,居然不但不花钱还能给家里挣钱。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最近食堂的百变千味粥(大家给起的名字,因为每天的味道都不一样,堪称千变万化,充分诠释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里边的油少了,以前是厚厚的一层,喝着烫嘴。现在只是飘着点油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