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很简单,谁也不希望自己是饿死的那一个,都会拼命的去抬价抢购。
龚祖三是粮商行会的会长。
对于兴禾这帮人,甚至都没来和他请示,就擅自开设粮店一事,很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后果就是不会有本地的大地主卖粮食给他的。
遵化这种工业高度发达的冶炼基地,十几万矿工和铁厂工人,加上他们的家属不下五十万人,再加上服务业和运输业的人,商人伙计,总人口要达到七八十万,虽然都分散在周边百里内,但县城里也有十几万人呢。
谁都知道是人就得吃饭,这些人都是纯粮食消费者,看好遵化粮食市场的人多着呢,要是谁想来都能来开粮店,那还了得。
那个姓杨的小子,不知道那里冒出来的,开了家规模不算大的铁厂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居然敢向粮食行业伸手,呵呵,这次不把他的粮店搞关门,就把姓名倒着写。
三家粮店开业的第一天,一个劲爆的消息传遍全城,本店不单单卖粮食,还接受用小米换大米。
一斤换一斤。
所有人都傻了,这些人没有发癔症吧。
北方不产米,都是漕运过来的江南米,一担小米一钱五分银子,一担白米五钱银子,就是陈粮白米也要三钱银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