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03、李尚书干不长二 (3 / 4)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最后更新:2025/10/2 17:25:45
        说起辽饷,非常的蛋疼。这玩意儿被弄出来,本来是临时加派的。结果一直收到了民国时期才彻底结束。

        辽饷是东林搞出来的,始作俑者是帝师孙承宗。

        大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因辽东局势日坏,财政早已无法支持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遂采取“加派”的方式征收临时性赋税“辽饷”,除贵州外,天下田地每亩加收三厘五分银,用于支持明朝在辽东的军事行动。

        随着辽东的局势逐步崩坏,又经过万历四十七年、四十八年两次上调后,辽饷从临时性征收变为固定征收。额定为每亩九厘。

        这之后,无论辽东形势如何变化,均常态化征收。随后,国内造反的蜂拥而起,后又出于相同原因,加派剿饷、练饷,合称“三饷”,一直征收到明朝灭亡。

        搞笑的是,满清入关后,没有废除用来剿灭自己的辽饷。

        顺治十四年,将“辽饷”改名称“九厘金”,写进《赋役全书》中,从一项临时性的税收变成固定正赋。这是影响后来三百多年的厘金税的缘起。

        从这以后,辽饷这项用于剿灭他们自己的税赋,一直征收到清朝灭亡。

        而基于“辽饷”为蓝本,而发明出的诸多厘金(以募饷为名的商业税)直到民国二十年(1931)年才废除。

        小娘皮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陛下会不会对多伦动手。”

        杨凡想了想,说道:“不会的,那里太远,陛下控制不了。而且陛下也不知道多伦的真实情况。我们的真正的实力,也没有暴露。我估计漠南设立行省的事情,会被东林改的面目全非。至少袁崇焕就会把漠南东部割走。统筹进他的五年复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